稳健中性的基调下,货币政策的节奏和力度把控正在不断调试匹配。
20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要坚持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和金融稳定运行”。对于“合理充裕”的表述,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这是对当前流动性调控释放的明显信号,货币政策仍保持稳健中性的基调,流动性朝偏松方向调节。
近期人民银行一系列操作与表态都显示,人民银行对市场流动性的调控不再边际趋紧。这也是今年以来,人民银行实施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适时调整和完善宏观审慎政策,加强预调微调和预期管理的具体表现。
政策边际力度不再趋紧
“银行体系流动性总量将进一步走高”,简单的一句话,让全市场的人吃下定心丸。
21日,人民银行公告称,为对冲央行逆回购到期等因素的影响,稳定半年末资金面,人民银行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1000亿元逆回购操作,再考虑到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法定准备金付息和临近月末财政开始支出等因素,银行体系流动性总量将进一步走高。
一般而言,人民银行会在公开市场操作中,描述银行体系流动性总量的当前水平,这一次却对接下来的走向作出“走高”的预判,有助于稳定市场对半年末资金面的预期。实际上,人民银行近期进行的一系列操作,充分说明了央行在保持货币政策稳健中性的基调之下,已适时调整和完善宏观审慎政策,加强预调微调。
6月以来,人民银行一次次给市场送上“惊喜”:扩大中期借贷便利(MLF)合格抵押品范围,支持小微企业和绿色经济等领域;保持公开市场操作利率稳定;投放额外的2000亿元MLF,弥补中长期流动性缺口。
政策的预调微调使得流动性比原本预期得更充裕。反映在市场上,半年末资金面虽有趋紧态势,但没有往年的紧张感。总体而言,存款类机构质押式回购利率仅小幅上行,DR007加权平均利率始终在2.85%以下波动,较去年6月下旬就突破3%的情况明显改善。
从目前我国金融市场和资金融通的整体情况来看,“一方面,应密切关注经济运行对资金的实际需求;另一方面,货币政策应保持稳健中性,但边际上不应再趋紧。”中国人民银行参事、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盛松成对记者表示。
稳健中性的基调不变
不再趋紧并不意味着宽松。“否则,金融去杠杆可能前功尽弃。”盛松成指出,当前仍继续保持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
结构性去杠杆仍是当前的主要任务。经过一年多努力,去杠杆已初见成效,当前宏观经济和金融环境正悄然变化。最新金融数据显示,2018年5月,M2余额为174.31万亿元,同比增速8.3%,与上月持平;而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182.14万亿元,同比增速10.3%,较上月下降0.2个百分点。尤其是5月当月,社融增量仅为7608亿元,同比环比均下降较多。
“近一年来M2增速大幅下降,主要是金融强监管、减通道、去杠杆的结果,至今仍在持续。”盛松成表示,“当然,去杠杆的边际力度应逐步趋缓。人民银行可更多地考虑相机抉择,可运用定向降准、MLF等量价工具进行调节。”
其实,人民银行近期针对小微、三农等领域实施的定向降准以及扩大MLF担保品范围等政策,就是在去杠杆过程中的结构性调整,同时实际效果也使市场流动性有所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