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统计数据
资讯中心:
期市分析
财经要闻
机构点评
行业动态
统计数据
金属知识

金融和实体经济将成一体 金融改革大方向更加明朗

来源:互联网整理 发布日期:2017/10/26 10:43:45

当前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任务较为艰巨,需要把金融和实体经济作为整体一并应对。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对金融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作出重点部署,传递出改革的抓力点。其中,针对金融业,十九大报告提出,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这不仅进一步确认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要求,同时也将确保金融和实体经济加强协同配合。

金融服务实体定位清晰

十九大报告还强调,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由此看来,金融服务好实体经济的定位已经非常明确。十九大报告对金融业和实体经济的总结,实际上是对金融业本身、金融与实体经济关系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十九大代表、大连商品交易所理事长李正强表示,把现代金融归入产业体系中的一部分,实际上强调金融是整个国民经济的一部分,与实体经济紧密联系、互相支撑,而不是孤立的、分割的。

把金融和实体经济看做一个整体,能更好地防范和化解风险,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说,现代金融本身就属于现代服务业的一部分,现代经济也很难把实体经济和金融截然分开。金融通过服务实体经济获得自身发展,而实体经济发展也离不开金融服务,二者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资金“脱实向虚”需遏制

今年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我国经济形势保持了稳中向好态势,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较为稳固。但也要看到,金融业发展中还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和水平还要进一步提升。

一方面,我国货币信贷依然处于历史高位,社会融资规模也不断创新高,但实体经济中却一直存在部分领域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资金“脱实向虚”等乱象值得警惕。此外,部分资金在金融体系内部自我循环,更加剧了资金“脱实向虚”的现象。

另一方面,在经济进入新常态后,资金的边际效率出现下降,对实体经济的拉动效果有所减弱。有研究结果显示,2003年至2007年,我国贷款的经济增长弹性为0.73,2008年至2013年,我国贷款的经济增长弹性下降至0.47。这意味着,人民币贷款增速每提高1个百分点,经济增速提高由此前的0.73个百分点下降至0.47个百分点。

金融和实体需要协同配合

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天职,是金融的宗旨,也是防范金融风险的根本举措。不管是资金“脱实向虚”、“以钱炒钱”,还是边际效率下降、配置不合理,都显示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有待提升。因此,金融要回归本源,把为实体经济服务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提升服务效率和水平。

曾刚分析,未来金融改革发展的方向是回归本源、强化监管,而实体经济也要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转向高质量发展。

十九大代表、上海市金融办主任郑杨也表示,金融不能在行业内自娱自乐,资金不能空转“钱生钱”,要跟实体经济结合起来。“金融这个行业来自于实体经济,没有实体经济就没有金融,离开了实体经济金融很难有大作为。”

事实上,金融内部空转、资金供给效率低下,最终的结果只有两个:要么脱离实体经济形成并助推金融泡沫,要么服务于实体经济但提升了整体融资成本,降低了资金的有效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