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瑙河边的小镇雅恩多夫(Jahrndorf)在地图上只是个籍籍无名的小地方,若不是资深驴友,恐怕大家都没有听说过这个名字。然而,当地的不寻常之处却在于,这个小镇正好坐落于欧洲三国交界之处,东面是斯洛伐克,南面是匈牙利,其自身和西面则是奥地利领土。三国居民鸡犬之声相闻,却说着完全无法互通的语言,然而却又有着“欧盟公民”的共同身份。
上述状况便是欧盟内部在语言、文化和风俗方面的巨大落差。在面积仅有中国和美国两大国不到一半的欧盟土地上,竟有着多达28个主权国家,这还不包括一些夹杂在其间的非欧盟成员国。问题在于,每一个国家内部也不见得都是铁板一块,这有此前加泰罗尼亚闹独立的纷乱场面为证。
所以,欧盟建立的初衷便是把欧洲范围内各个语言、文化、习俗和认同差异巨大的群体统合在一面旗帜之下融成一个整体。这个宏大的社会实验已经实施了超过半个世纪,但其前景如何,却依旧叵测。
此前,法国新总统马克龙已经振臂高呼:欧盟需要进一步的团结!而他所开出的方案则是创立一个直接由欧洲议会进行审批的欧元区中央预算机制,并设置一名全职的“欧盟财长”。似乎,在他看来,前些年欧元区多国爆发的险些令这一共同货币体系分崩离析的债务危机,祸根正是统一的货币区和分散的独立主权财政之间的矛盾,只有两者统一起来,欧元才能真正获得新生。
但这一早已浮现出来的设想,却已经在英国公投脱欧,和加泰罗尼亚公投脱离西班牙的闹剧中遭到了充分的嘲弄:欧洲一体化进程不旦没有让欧洲人形成全面的统一认同,反而让欧洲政治版图更加碎片化,其内部离心力水平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尽管欧盟在谈判中正极力尝试向英国施加苛刻的“离婚”条件,以阻止其他成员国效仿,但效果可能只是适得其反。
问题便在于,欧盟强推的一体化概念搅乱了其内部的政治认同,令当年肇始于欧洲后被推广到全世界的“主权国家”理念反而受到了冲击,沦为了鸡肋般的中间层架构。于是大家看到的便是,许多在欧盟内部闹分裂次级地方政府,如苏格兰、加泰罗尼亚和巴斯克,乃至法国的科西嘉和意大利的“北方联盟”,都希望能够争取到绕开各自国家中央政府独立自主与欧盟直接对话的资格。
而另一方面,加入欧盟的主权国家却又对让渡了过多权利给布鲁塞尔方面感到不满,典型的状况便是英国公投离开欧盟,和波兰等东欧国家无限期地搁置了加入欧元区的进程。于是,大家所能看到的最滑稽的一幅代表性场面便是,一方面英国整体举行公投要脱离欧盟,另一方面,苏格兰却要再度举行公投来脱离英国,从而让自己能得已重新加入欧盟。
那情况何以沦落至此番田地?
或许,欧盟“首都”布鲁塞尔就是这出讽刺故事的核心。其所在的说荷兰语的弗兰德斯地区想从比利时独立出去,而大多数居民说法语的布鲁塞尔市却又想再从弗兰德斯地区脱离出来……于是,一切都变得无比复杂和混乱。比利时这个这当年就是为了平衡大国利益而被人为制造出来的缓冲国,如今即使贵为欧洲首善之区,仍不时会遭遇政府组阁困难,国家机器空转几百天这样的尴尬。
真正的问题就在于,欧盟虽然推倒了物理上的边界,让其内部的资本、物流和近5亿的人可以在欧洲大地上来去自由,但是大家心中的那堵墙却没有被推倒。不同于在美国,从纽约到洛杉矶,大家不会遭遇明显的文化和语言风俗隔阂,欧洲错综复杂的高度多样化历史文化背景,本来就是“一体化”的最大障碍,这便意味着一个希腊失业青年不可能迁居到劳动力短缺的芬兰去谋得一份生计,即使大家用的都是一模一样的欧元钞票。而同样的情况下,美国“铁锈带”的失业工人南迁至“阳光地带”谋生,则根本不会有同样的障碍和顾虑。
这便是欧盟内生的固有结构性矛盾所在:其所鼓吹的“统一认同”和“多元共存”两大核心价值,恰如鱼与熊掌一般难以两全。所以,即使马克龙这样的政治人物振臂高呼,要把高度多样化的欧洲捏合成一块,也并非如此简单。而强行在财政上搞大一统,只会反过来加剧欧盟内部的矛盾并促进其分崩离析。这一点,此前因为税收和债务矛盾的难以化解,最终上升到国家几近分裂困境的西班牙,应该是可以作为前车之鉴的。